我老家的门前屋后种着许多树,有桑树、枣树、桃树、核桃树、杮树,最多的是槐树和泡桐树。我小时候嘴馋,凡是结的果子或开的花可以入口的树,总是印象深刻些。那些林林总总的树中,也有一棵貌不惊人的,无花无果却烙在我心里,那是一棵苍劲的柏树。
那棵柏树很有些年头了,有粗壮的腰和凌云的冠,邻着一块巨石,长在小河边一片平整的土地上。我在意它,是因为它是一棵喜庆的树。村子里常有小孩过生日,被大人扯着去认“柏亲”。年轻的母亲挎着满满一篮子认亲的厚礼,在柏树下虔诚地将礼品一字摆开,小孩在大人的指引下跪拜、敬酒,热热闹闹地放上一通鞭炮。柏树的腰上还要缠上三圈代表“干儿”的红线。完成这些仪式后,母亲便自顾去干农活,柏树下成了孩子们的乐园。
彼时,我跟随一群小孩围着看热闹,也踩着喜庆的红色炮衣给低处的柏枝系红布条,小小的心里盈满喜悦。
记忆里,为这棵树还发生过一场“战争”呢!
有一年,村民赖小四看中了柏树下的空地,一声不响地把自家的牛拴在树旁。夏天蚊蝇多,那牛不堪其扰,便去柏树上蹭痒,还顺带啃低处的柏叶,没几天,树下都是牛粪。认了“柏亲”的人知道后自是不依,和赖小四大动干戈。年轻的母亲手拿扫把追着赖小四的牛一阵狂打,还把赖小四堵在墙角一顿臭骂。周围看热闹的村民也不劝架,直到赖小四主动去清扫柏树下的那片地,并保证把牛拴在别处才算了事。
也难怪,那棵柏树被认了亲,在多数村民心里,它早已不只是一棵树,任谁也不能对它不敬。
前两年,我回村里,那棵柏树已经被认了十几家干亲,腰身被新旧红线缠得密密实实,低处的柏枝上还系着好多红布条,比当年显得更加喜庆。
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,那棵柏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,但我时至今日也不清楚认“柏亲”的风俗到底是怎么回事。我问父亲,父亲说:“凡是认了‘柏亲’的人家,大都因为孩子体质比较弱,父母希望借柏树的四季常青,让孩子能够平安长大,更希望能借柏树的风骨,让孩子立下松柏之志。”
树不会说话,但淳朴的人们敬重它,能读懂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