朦胧中,意识从梦境中艰难拔身,片刻眩晕后,我睁开眼,时针指向凌晨两点。身边的老公重重地翻着身,床板“咯吱咯吱”发出强烈抗议。
不管他,接着睡。
不一会,他又开始翻腾了,躺着、趴着、左侧、右侧……煎鱼都没他翻得均匀,翻身时还伴随着气鼓鼓的呼吸声。
咦?这家伙生着气呢!
“你呼哧呼哧干啥呢?”
“孩子作业写得一塌糊涂,明天给他报个辅导班,让他学到十点再回来!”
听这话头,不用说,肯定是我回家前他俩又杠上了,到半夜还没消气,看来事态比较严重。
老公常年在外奔波,孩子的教育他很少参与,基本还停留在“抬头挺胸坐端正”的低年级教育方式上,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话,可孩子已经十一岁了,家长语气稍微不对,就有逆反心理,怎么可能乖乖听话?
“4.8×0.25都算不对,简直笨死了!他学习根本就不认真,这样下去长大就废了!”
原来,老公看孩子错题太多,忍不住多说了几句,孩子索性瞪着眼,不读也不写。儿子冷漠、无所谓的态度,令他难以接受。
“我还没说他两句,他就开始瞪眼。以后,他再不认真写作业,天天送辅导班,学不会就别回来……”
我看他越说越来劲了,忍不住反问道:“你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吗?你忘了自己小时候调皮捣蛋抄作业的事了?”
一看被人揭短,老公急了:“我只不过是希望他做作业认真一点,把成绩搞上去,将来不要像我们一样辛苦。”
我说:“既然你当年学习成绩也不好,你更应该理解孩子。你凶巴巴的,谁愿意听你的?还记不记得二十岁那年,你发誓再也不回家的嘴脸?”
站到孩子的角度,老公似乎感觉到自己有点理亏,急忙辩解:“我说他,只不过希望他懂事一点,这样你每天辅导作业也轻松一点……”
看他略微松劲,语气放软,我趁机发力:“那你也得注意说话方式。假如你做好饭,我大声说难吃,说你盐少了、酱油多了、煮太烂了,你咋想?是不是想,我今后再也不做饭了?”
听到这儿,老公扑哧一声笑了。我知道,换位思考让他彻底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。随着那惭愧一笑,他胸膛里憋了半夜的怒火也跟着消散了,沉默片刻后,发出均匀的鼾声……
其实,我哪次辅导作业不是一边崩溃,一边自我调整?这次是为了开导老公,不自觉地就站在了孩子的角度,换位思考让我更理解了孩子的种种行为。
此刻,我做了一个决定,今后在孩子教育方面,要少命令多协助,少批评多鼓励,只管与他并肩作战,未来就交给时间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