滨,水边也。《诗·召南·采页》:“于以采页?南涧之滨。”家住洛水之滨,更凭添了几分诗意。1000多年前,咱老洛阳人刘禹锡就有一首诗:“蔼蔼鼎门外,澄澄洛水湾。堂皇临绿野,坐卧看青山。”每每读之,便对那青山绿野有几分陶醉。
如今,我住在雍华苑小区,拉开窗帘,眼前就是一幅画:远处青山一抹,白云缭绕。中景是洛水悠悠,两岸绿树成荫,亭台楼榭,小桥流水,曲径通幽;新街长桥如虹,飞架南北,朱樱塔飞檐斗拱,披着霞光,矗立在晨曦中,一派古朴典雅。近景是塔身下波光粼粼,水鸟翩翩,有的成双成对,有的拖家带口,身后留下扇形的层层涟漪。这幅画儿,层次分明,内容丰富,随着季节变化,或淡雅,或斑斓,或浓笔重彩,或疏笔写意,又如一首常读常新的诗。
这首诗,源远流长,一吟就是千年。悠悠洛水,浪花里卷着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。荣曜秋菊,华茂春松。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”。蜿蜒长堤,秋风里裹着“脉脉广川流,驱马历长洲。鹊飞山月曙,蝉噪野风秋 ”。朱樱塔披着霞光,宛如一支擎天巨笔,描绘着武则天在侍从的簇拥下,登塔赏樱的情景……一页页华章、一幕幕场景,就在我眼前的这块儿土地上轮番书写,连续演绎。身心,就被一种历史文化的厚重美氤氲着,呼吸之间,也似有秦砖汉瓦的沧桑、唐诗宋词的风雅。再细品朱樱塔上的那副对联“步步高台,云中回首龙门月;层层佳境,风里听禅马寺钟”,那一种宁静、清幽、高远、博思的意境,就像一杯浓酒,立即醉上了心头。
如果说这是“务虚”,那么,迈步走出小区北门,马上就来到了洛邑古城,完成了时光的穿越。步入古城,一下就回到了古代的市井之中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一排排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飞檐翘起,犹如展翅欲飞的鸟儿,透露着妩媚灵动之美。茶馆、酒馆、唐三彩及各种特色小吃摊,琳琅满目,招牌幌子迎风招展,一派市井景象,烟火气十足。再看那寻常巷陌,青石铺街,路面泛着幽幽的亮光,小巷深处,又隐藏着多少人间故事?想想都让人心醉。
初日东升,文峰塔高耸屹立在晨曦中,虽然一身沧桑,经历了岁月的风雨剥蚀,但披上金色的霞光,仍是一派庄严肃穆。河南府文庙,红墙黄瓦,斗拱飞檐,庄重典雅,威严气派,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四眼井,这一口井竟能供四人同时打水,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……
城中湖,水面如镜,沿岸,垂柳傍河,小舟,划出层层涟漪。几个好友放歌湖中,身心与白云飘荡。逡巡岸上行人,汉服绮罗,袂角翩跹,云鬓轻堆,墨峰含翠,如仙女临凡,恍恍如步入仙境,晕晕乎乎中,都忘记了自己是谁,更不知今夕何年。
小船靠岸,忽见一队队人,拿着彩色小旗,喜眉笑眼,谈笑风生,指指点点,正用好奇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一切。这时才明白,小舟已到了“桃花源”的出口。走上天桥,俯瞰来旅游的彩色人流,心中涌起骄傲。
我的家乡可真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