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的正月十五,听说陇海广场有单位要放烟花、演社火,住在近郊的我们乐坏了。太阳还未下山,我们同村的几个伙伴就心急火燎地催促着家人做饭,似乎去晚了就看不到一样。
喝罢汤,丢下碗,人聚齐,我们几个就骑着自行车前往。陇海街两旁挂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宫灯、动物灯、走马灯、大型机械灯,有的灯还会旋转,上面写着谜语,观灯者指指点点,驻足观看。我们顾不上看,赶紧找个空闲的地方,将自行车摆好上锁。
夜幕降临,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。有夫妻俩骑着自行车的,有老人、孩子坐着三轮车的,有大人拉着孩子的,有男女青年挽着胳膊的……人流一下子将陇海街淹没了。
咚锵锵咚锵锵,咚锵咚锵咚咚锵……从街北传来一阵锣鼓声,一支民间社火表演队伍缓缓而来,有划旱船的,有骑毛驴的,有大头娃娃扭秧歌的,有老太太手持长烟管的,她们个个披红挂绿、涂脂抹粉。场地太小,骑毛驴的用夸张又滑稽的动作向四周的人群假装冲撞,如潮的人群只好纷纷后退。
场子打开了,锣鼓镲有节奏地响起来。划旱船者随着鼓点左一下右一下地划着,坐在船里的女子跟着一晃一摇的,配合默契。憨态可掬的大头娃娃扭动着腰肢,走三步退两步扭着秧歌。骑毛驴的旁边还跟着个赶毛驴的老汉,长着长长的山羊白胡子。那犟驴子牵着不走,打着后退,赶毛驴的老汉举手甩两鞭子,毛驴的脖子一仰一仰的。犟驴子又撅着屁股尥蹶子,两条后腿蹬得老高……精彩的表演把观众逗得捧腹大笑。
噼里啪啦,“电闪雷鸣”,放烟花开始了。无数双眼睛盯着空中,望着色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闪烁,发出哇哇的惊叫声。顷刻间,更多的烟花飞向夜空,伴随着一声声炸响,有的如天女散花,有的像盛开的牡丹,有的似绽放的菊花,有的仿佛巨龙腾飞,那么大,那么艳,那么美。观看的人群沸腾了,狂欢了,赞美声不绝于耳。
我和同伴们都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放烟花,脖子都仰直了,眼睛也瞪圆了。望着那绚丽多姿的烟花、那一缕缕飘荡的青烟,听着那震天动地的爆响,一个个激动地跟着人群欢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