茵陈,性苦、辛,可入药,具有清利湿热的功效。也可以食用,或做蒸菜,或煎鸡蛋,或煮荷包蛋,抑或焯水凉拌都很好吃。我最爱蒸着吃,而分享蒸茵陈美食也是我的乐趣之一。
俗话说:“正月茵陈二月蒿。”正月一个晴朗的日子,午饭后,我和老公骑着自行车去黄河湿地公园游玩,顺便看看那片湖边的茵陈发芽了没有。
春风拂面,暖意融融。沿着黄河岸边的健身步道,一路向西骑行,成群的鸟儿在黄河浅滩,或水中觅食,或滩上休憩,或展翅飞翔,我的心儿也飞到了那片湖边。
早春的茅草还是一片枯黄,一丛丛、一簇簇地挤拥着。或许是冬季过于干旱,干冷让茵陈迟迟不肯露脸儿。我们多次艰难地穿越厚厚的茅草丛,跋涉于灌木丛中,终于在向阳处的一处水边发现几株蒿草根部有些小小的茵陈芽,因为它们太娇小了,只好作罢。
在着急的十余天等待后,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,采摘茵陈心切的我与同学相约,再次来到那片湖边,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先前的那几株茵陈长势如何。仔细查看,尽管它们长大了不少,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。于是,我俩索性顺着湖边散步,无意间竟发现了一大株茵陈。它躲在厚厚的茅草丛中,需层层扒开茅草才可以看到它的全貌。惊喜中,我俩开始继续寻找,很快就挖到了不少茵陈。
蹲得太久,直起身来,才发现腰酸背痛,洗手时还发现手腕上有好几处被茅草划破了。此时,夕阳正笑眯眯地将我俩的脸庞映得通红。我俩相视而笑,出来踏青,既享受了日光浴,还收获了美味,值得!
将茵陈带回家,要想吃到美味的茵陈蒸菜,还需要几个小时的择选、七八遍的清洗、小半天的晾干,拌面入笼蒸熟后,再根据个人的喜好调汁、装盘。
第二天刚好是上班日,我用食品专用袋给办公室的段姐、严老师带了些蒸茵陈。他们品尝后,纷纷夸我做得好吃。
正月挖茵陈,不仅有满满的收获成就感,还有与家人、同事、朋友分享美味的快乐感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!